美國總統川普新一輪的關稅政策,尤其是「對等關稅」計畫,正引發全球航運業的極大關注。隨著貿易戰升級,海運業者正面臨供應鏈中斷、運輸需求下降的風險,並且企業也在努力應對不斷變化的關稅規則。
丹麥航運巨擘馬士基 (Maersk) 周三 (2 日) 在其定期全球市場展望中指出,儘管 2025 年初美國需求保持強勁,但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對全球貿易流動造成抑制作用,尤其是在不確定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馬士基強調,儘管美國經濟成長是目前的主要預期情境,但關稅問題依然無法預測,並且美國消費者信心的下降也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馬士基進一步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使得企業在庫存策略上做出調整,一些公司加快進口並增加儲存空間以應對潛在的關稅影響。該公司還指出,雖然美國的庫存水準在 2 月繼續擴張,但這也顯示出貿易流動的潛在問題。特別是美國消費者信心連續四個月下降,可能導致消費者支出變得更加謹慎,進而對全球經濟造成連鎖反應。
除了馬士基,全球主要航運公司如地中海航運公司 (MSC)、達飛海運 (CMA CGM) 和赫伯羅特 (Hapag-Lloyd) 也對川普的關稅計畫表達擔憂。這些公司依賴於像沃爾瑪 (WMT)、目標百貨 (TGT.US) 和家得寶 (HD.US) 等美國企業,將大量商品運送到美國市場。川普的關稅政策讓這些航運公司面臨需求不穩定的情況,並且進一步加劇產業的不確定性。
根據美國零售業領袖協會 (Retail Industry Leaders Association) 副總裁哈登 (Blake Harden) 的說法,關稅的逐步加徵已經導致企業的困惑,許多企業未能獲得足夠的時間和指導來應對這些變動。
John S. James Co. 進口合規主管強森 (Kit Johnson) 表示:「企業無法從一週到下一週預測他們的進口成本。」由於關稅的不確定性,許多美國進口商選擇增加空運費用,提前運送汽車和其他商品,以避開即將加徵的關稅。
儘管目前美國的集裝箱進口量創下新高,但這種「提前加載」的策略只是暫時的解決方案。隨著報復性關稅的升級,貿易戰可能會進一步抑制需求。標普全球市場財智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預測,2025 年美國海運集裝箱貨物進口量將下降 0.7%,儘管第一季成長強勁,但隨著關稅的影響,第二季的成長預計會放緩。
中國貨船高額港口費 加劇對航運業擔憂
此外,川普的另一項計畫,即對來自中國的貨船徵收高額港口費,也加劇對航運業的擔憂。反對者警告,這一措施可能會對美國的農業和能源出口造成重大損害,並可能再次引發港口混亂,影響貨物的正常運輸。
馬士基和其他航運公司也表示,持續不斷的關稅變化和不確定的政策環境,讓企業在制定供應鏈和運輸計劃時陷入了困境。Xeneta 的首席分析師桑德 (Peter Sand) 表示:「當規則不斷改變時,企業無法做出重要的決策。」隨著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努力重新編程和測試新關稅系統,關稅對運輸行業的影響仍在不斷擴大。
整體來看,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對美國國內的消費者和企業造成了不確定性,還對全球貿易和航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全球航運業必須應對這些變化,並尋找解決方案以減少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