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之際,中國新能源品牌極氪汽車(ZK-US)宣布從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引發投資圈與汽車產業高度關注。然而,此決定並非敗退,而是有更深遠的策略。
極氪汽車的退市,不但是吉利汽車 (00175-HK) 董事長李書福啟動品牌整合、落實「一個吉利」戰略的關鍵一環,也為中國中概股掀起新一輪「回流潮」打響第一槍。
值得注意的是,李書福早已為吉利設定目標,要在 2027 年年銷量突破 500 萬輛,其中極氪作為主力新能源品牌,將承擔重要角色。
極氪退市非敗退,吉利啟動新能源整併大計
事實上,極氪的退市是李書福早已籌劃的「戰略遷徙」。根據吉利汽車公告,將以每股 2.57 美元(或每股美國存託股票 25.66 美元)收購極氪所有已發行股份,完成後,極氪將自美股退市,並成為吉利汽車的全資子公司。
這一決策背後,是吉利自 2024 年 9 月發布《台州宣言》後推動的品牌整合計劃。李書福全面整合幾何、銀河、翼真、雷達、領克與極氪等品牌,實現資源共享、成本優化與產能最大化。
整合後的極氪,不僅研發投入預計減少 10% 至 20%,供應鏈成本也因規模效益下降 5% 至 8%。
中概股回流加速,極氪成為首波退市代表
此外,極氪的退市時機點,也與中概股受到美國加強審查的政治風險高度關聯。此前,前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就曾公開表示,支持啟動中概股退市程序,使美國證監會對中國企業的審計、資訊披露等規定越來越嚴格。
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也明確表示將「創造條件支持中概股回歸」內地與香港市場。在這樣的政策交錯下,極氪選擇快速撤出美股市場,成為中概股回流的先鋒代表。
儘管極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亮眼,但美股投資人對中國汽車品牌認知仍停留在傳統印象,估值長期被低估。在政經風險與市場偏見雙重壓力下,退市回歸成為更穩妥且長遠的選擇。
三年即上市、一年即退市,極氪創中國車企紀錄
極氪品牌的崛起堪稱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傳奇案例。極氪自原本隸屬於領克的電動車部門,推出首款車型極氪 001 後,迅速獨立並於 2023 年 5 月成功登陸美股,成為中國新勢力品牌中最快完成 IPO 的代表。
然而,從掛牌上市到宣布退市,極氪僅歷時不到 12 個月。此次私有化後,極氪將正式回歸吉利體系,為其新能源整併戰略寫下重要一筆。
透過整合,吉利有望降低內耗、集中資源、強化品牌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地位。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