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持續推動貿易政策調整,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籠罩市場,投資人轉向軟體類股尋找穩定回報。相較於硬體與半導體類股直接受到關稅影響,軟體企業因產品不受實體運輸限制,展現出更強的抗震能力,成為當前資金青睞的避風港。
微軟財報亮眼 帶動軟體股領漲
微軟 (MSFT.US) 近期公布的財報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在人工智慧 (AI) 產品需求強勁與雲端業務展望樂觀帶動下,股價自 4 月低點以來強勢反彈超過 25%,市值重返全球第一寶座,超越蘋果(AAPL.US) 。
ServiceNow(NOW.US) 表現同樣強勁,股價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該公司預期,旗下 AI 軟體產品的年合約業務將於明年突破 10 億美元。其他軟體公司如 Datadog(DDOG.US) 和 Twilio(TWLO.US) 的財報表現也受到市場正面回應,進一步鞏固了軟體板塊的投資吸引力。
軟體股表現優於大盤 硬體與半導體承壓
今年以來,軟體股指數已上漲近 5%,明顯優於那斯達克 100 指數近 1% 的跌幅。相對而言,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約 4%,硬體類股指數更是重挫接近 13%。
HSBC 科技研究主管 Stephen Bersey 指出,軟體股因無需實體運輸,自然能避開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我們對軟體股的看法遠比硬體股來得樂觀,當前市場波動為優質軟體公司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買入機會。」他特別點名看好微軟、ServiceNow、甲骨文 (ORCL.US) 及 Salesforce(CRM.US) 等企業。
獲利展望強勁 軟體企業前景樂觀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 (Bloomberg Intelligence) 資料,軟體企業今年的獲利成長預期上調至 13%,高於一個月前預估的 11.6%。營收成長預期亦從 9.8% 提升至 10.6%。
雖然半導體行業的營收成長率預期略高,但相關企業的獲利預估卻持續下修。超微 (AMD.US) 預計,受到對中國出口限制影響,今年營收將減少高達 15 億美元。蘋果和亞馬遜 (AMZN.US) 也先後示警,關稅將分別為本季增加 9 億美元成本,並影響消費者支出,進一步削弱成長動能。
關稅風險下 軟體股仍具吸引力
Penn Mutual 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 George Cipolloni 表示,目前科技股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面臨關稅壓力的硬體與半導體公司,如蘋果和亞馬遜;另一類則是不受關稅直接影響的軟體公司。
Cipolloni 指出:「當前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不受關稅衝擊的軟體股,成為更穩健且易於持有的選擇。」「只要全球市場波動持續,軟體股表現將持續優於大盤。」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