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可能降息在即,且全球股市接近歷史高點,避險基金在 8 月成為淨賣家後,在通常對市場而言嚴峻的 9 月初,仍對買入美國股票持猶豫態度。
據《路透》報導,數據顯示,更傳統的投資者對美股也是賣出多於買入。銀行研究和投資消息來源指出,全球股市雖接近紀錄高點,但可能容易出現急劇拋售,因此避險基金出於謹慎,並未參與近期的漲勢。
高盛的一份報告追蹤截至 8 月 25 日的數據顯示,在 8 月初大幅削減後,避險基金的槓桿在 8 月底再次下滑。儘管標普 500 指數在 8 月收盤上漲近 2%,並與 MSCI 全球股票指數一同保持在紀錄高點附近,但高盛表示,避險基金並未參與 8 月份的股市反彈,反而持續拋售,這表明他們採取了更為謹慎的立場。
摩根士丹利發送給客戶的一份報告顯示,上周美國和歐洲的交易槓桿下降了 1%,這進一步表明避險基金的交易仍然低迷。
歷史數據顯示,過去 20 年中,美國股市在 9 月份約有一半的時間產生了負回報。此外,由於監管原因,企業在該月不被允許回購自家股票,這也減少了市場的買盤支撐。
Erlen Capital Management 董事總經理 Bruno Schneller 指出,系統性避險基金的風險限制,可能會阻止他們在未來跌勢中買入。他說:「季節性而言,波動性在秋季趨於上升,而系統性策略的倉位已經過於延伸 — 因此市場的減震能力低於平時。」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