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華爾街意料,法國總理貝魯未通過信任投票,成為一年多來第三位被迫下台的法國總理。這一結果讓法國再次面臨政治危機,給這個歐盟第二大經濟體化解債務危機的前景蒙上陰影。
貝魯領導的政府,在國民議會周一(8 日)舉行的信任投票中未獲通過,反對票共計 364 票,佔有效投票總數六成以上,支持票僅 194 票,反對票數遠超過倒閣門檻的 280 票。
法國總統辦公室確認,貝魯將於周二上午請辭。愛麗舍宮稱,馬克宏將於周二接受貝魯辭呈,並將在未來數日任命新總理。
了解馬克宏想法的人士透露,馬克宏傾向於尋求各黨派達成協議,任命新總理,而非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選舉。
馬克宏需要迅速做出決定,以便新政府能夠應對 9 月 18 日工會針對 2026 年預算計畫的罷工。
然而,尋找合適總理人選極其困難。馬克宏的理想候選人,要既能團結中間派,又能與社會黨建立聯繫,以通過立法。國防部長 Sébastien Lecornu 和司法部長 Gérald Darmanin 被視為熱門人選。
馬可宏解散國民議會的風險更大。最新 Elabe 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將在新選舉中勝出,左翼排名第二,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位居第三。這種結果可能進一步分化議會,加劇政治僵局。
貝魯成為馬克宏第二個任期內第三位倒台的總理。此前,巴尼耶執政 90 天就下台,阿塔爾也在任職半年後辭職。
貝魯在此次信任投票中失利的根源,是他提出的 440 億歐元預算計畫遭跨黨派反對。該計畫包括削減開支、增稅以及取消兩個公共假期等不受歡迎的措施。法國遠右翼國民聯盟和左翼「不屈法國」均表態不會支持政府。
法國公共債務已佔國內生產毛額(GDP)114%,是歐元區國家第三高,相當於每位法國公民身上負債近 5 萬歐元。貝魯此前提出的 440 億歐元削減計畫,旨在將 2026 年赤字從今年預期的 5.4% 降至 4.6%。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