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ORCL.US) 成為華爾街 AI 投資熱潮的最新受益者,該公司 AI 雲端業務的在手訂單規模,已從 3 個月前的 1,380 億美元激增至 4,550 億美元,推升股價周三大漲 36% 創歷史新高,聯合創辦人身價一度超越馬斯克躍居全球首富。
根據《金融時報》周四 (11 日) 報導,甲骨文 (ORCL.US) 成為華爾街 AI 投資熱潮的最新受益者。
「AI 正徹底改變甲骨文和整個電腦產業,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完全理解這波浪潮的威力。」聯合創辦人艾利森 (Larry Ellison) 向投資人表示。
從雲端懷疑論者到 AI 先鋒
諷刺的是,艾利森過去曾對雲端運算不以為然,甚至稱其為「完全胡說八道」。但隨著生成式 AI 崛起,他成功讓甲骨文在與亞馬遜 (AMZN.US) 、微軟(MSFT.US) 等巨頭爭奪大型資料中心合約的競賽中佔得先機。
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未來 AI 營收很大一部分來自與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簽署的五年期 3,000 億美元合約。這意味著甲骨文的 AI 前景與這家虧損新創公司的籌資能力密切相關。
「甲骨文現在完全押注 OpenAI 能否籌到數千億美元資金。」天使投資人、前微軟高管 Charles Fitzgerald 表示。
不過甲骨文的高管們對於如何籌資履行這些巨額合約,以及預期獲利水準,都未提供太多細節。
後發先至的雲端策略
甲骨文成立於 1970 年代末,以資料庫軟體起家。儘管比亞馬遜網路服務 (AWS) 晚了十年才進軍雲端市場,但該公司專為單一客戶提供專屬伺服器的策略,深受開發大型 AI 模型的企業青睞。
Jefferies 分析師 Brent Thill 指出:「投資人原本認為甲骨文錯過了雲端,也會錯過 AI,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這是前所未見的大轉折。」
甲骨文不僅在價格上擊敗主要競爭對手,也趁著微軟等業者產能吃緊時搶下訂單。OpenAI 去年首度與甲骨文合作,正是因為微軟無法滿足其運算需求。
政治人脈成助力
艾利森身為科技業最早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人士之一,政治關係為甲骨文帶來不少商機,包括可能參與 TikTok 美國業務分拆案。該公司已從與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多項合約中獲益,包括儲存 TikTok 美國用戶數據。
今年 1 月,甲骨文加入 OpenAI 和軟銀的 5000 億美元的星門資料中心建置計畫,負責在德州阿比林營運 2 吉瓦設施。
除 OpenAI 外,甲骨文近期也與 Meta(META.US) 、xAI 和輝達 (NVDA.US) 等科技巨頭簽約。
T Rowe Price 投資組合經理 Tony Wang 表示,相較於 Google、亞馬遜、微軟等雲端巨頭競爭對手,甲骨文成長最快,在關鍵零組件短缺下已成為客戶首選。
不過 Thill 提醒,甲骨文這些合約的利潤率仍不明朗,能否完全兌現承諾也有待觀察。他形容甲骨文對客戶的保證就像「我們會建造這個,相信我。」卻沒有其他資訊。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