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周一 (6 日) 報導,川普政府正加快腳步推動美國關鍵供應鏈安全,透過將聯邦補助轉為股權持有的方式,直接投資於稀土與半導體相關企業,藉此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這項舉措標誌著美方政策從傳統補助轉向直接持股,更展現出積極的產業介入姿態。
稀土與礦產布局
根據報導,川普政府已經或正在與多家資源公司接觸。消息人士指出,美方正考慮入股 Critical Metals(CRML.US) ,持股比率約 8%,該公司在格陵蘭的 Tanbreez 稀土礦床被視為全球最大專案之一,這座北極礦區曾在川普提及「購買格陵蘭」時受到矚目。
在美國本土,Lithium Americas(LAC.US) 獲得政府支持,美方持有其母公司 5% 股權,並同時取得與通用汽車 (GM.US) 合作的 Thacker Pass 合資公司 5% 股份。這座位於內華達州的鋰礦計畫,被視為美國打造電動車與電子產品電池供應鏈的關鍵一環。
此外,MP Materials(MP.US) 也在名單中,川普政府已取得約 15% 股權。該公司營運位於加州的 Mountain Pass 稀土礦,這是美國唯一仍在運作的稀土礦場。隨著美方投資,國防部將成為這家拉斯維加斯企業的最大股東,此舉被視為迄今最具代表性的戰略投資。
另據《CNBC》引述該公司執行長 Barbara Humpton 說法,美方也正與 USA Rare Earth(USAR.US) 進行密切談判。該公司在德州 Sierra Blanca 開發礦場,並在奧克拉荷馬 Stillwater 建置稀土磁鐵製造廠,預計 2026 年上半年投入商業運轉。
半導體戰略延伸
除稀土外,川普政府同樣將半導體列為戰略重點。外電指出,美方已取得英特爾 (INTC.US) 9.9% 股權,藉此強化國內供應鏈安全,並支持英特爾在美國本土建廠與擴充先進製造設施。
整體而言,從格陵蘭到德州,從稀土到晶片,川普政府一連串動作顯示美方正採取更直接的方式干預產業,透過持股參與確保戰略資源供應,並在關鍵產業鏈中建立更強的自主性。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