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周四 (20 日) 報導,在政府關門延遲數周後,美國 9 月非農就業報告終於公布,但這份遲來的數據並未替聯準會(Fed)12 月利率決策帶來明確方向。新增就業優於預期、失業率卻升至近四年新高,勞動市場同時釋出憂喜參半訊號,使市場與 Fed 內部對於是否再度降息的分歧更加凸顯。
市場反應:降息預期震盪,交易員快速重新定價
9 月非農數據呈現矛盾訊號,讓利率市場預期急速擺盪。前期數據遭大幅下修,8 月非農甚至減少 4,000 人,凸顯勞動市場動能仍不穩定。然而,最新新增就業達 11.9 萬人、遠高於市場原估的 5 萬人,也象徵需求仍有韌性。
就業數據出爐後,市場起初因失業率升至 4.4%、創近四年新高,而押注 Fed 可能在 12 月再度降息,使「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從約 80% 短暫降至約 67%。但隨著強於預期的新增就業與近期多位 Fed 官員的偏鷹語氣發酵,降息期待迅速降溫、押注再度回落。
截稿前,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顯示,市場預期 Fed 在 12 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約六成,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 的可能性則落在四成左右,整體預期未再出現明顯變動。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 全球策略長 Seema Shah 指出:「今天的就業報告不太可能左右 12 月的利率決策。」她強調,除非勞動市場出現更明顯惡化,單月數據不足以撼動 FOMC 的審慎立場。市場普遍認為,在缺乏更強烈警訊下,12 月維持利率不變仍是較大機率。
Fed 分歧擴大:鷹派與鴿派各取所需,辯論更加拉鋸
《華爾街日報》(WSJ) 被視為 Fed 傳聲筒的記者 Nick Timiraos 評論指出,9 月報告非但未縮小分歧,反而「讓謎題更複雜」,讓 12 月降息與否的辯論更加難以收斂。他認為,這份數據同時提供鷹派與鴿派各自的解讀空間,讓雙方都能從中找到支持自身立場的理由。
對鷹派而言,新增就業強於預期代表經濟仍具韌性,不需要急於降息;在通膨未回到 2% 目標前,提前放鬆政策可能削弱抗通膨進展。但在鴿派眼中,失業率升至 4.4% 是更值得警惕的訊號。Timiraos 指出,失業率是最能「乾淨反映」勞動供需變化的指標,因此其攀升格外重要。
此外,7 月與 8 月數據遭大幅下修,顯示實際雇用比初估更疲弱。他形容,勞動市場在夏季已「慢到近乎停滯」,7 至 9 月平均每月就業僅新增約 4.7 萬人,甚至低於維持人口成長所需水準,整體動能比表面更弱。
這些矛盾訊號讓兩派官員能從同一份報告中讀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也使 Fed 內部對利率路徑的辯論更加拉鋸。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