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研究发表报告指,万科(02202.HK) +0.060 (+1.676%) 沽空 $9.90千万; 比率 14.572% 信用状况属於个别风险(idiosyncratic)问题,对主要国企开发商的影响应会逐步减弱。该行认为内房系统性尾部风险仍然可控,更多政策支持可能正在路上。
该行将万科评级由「持有」下调至「减持」,目标价由4.3元降至3元;偏好华润置地(01109.HK) -0.400 (-1.295%) 沽空 $1.05亿; 比率 20.955% 、建发国际(01908.HK) -0.240 (-1.442%) 沽空 $8.37百万; 比率 8.281% 、新城发展(01030.HK) 0.000 (0.000%) 沽空 $4.31百万; 比率 4.043% ,均维持「买入」评级。该行指,对万科主要担忧潜在的债务重组可能对其信用形象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同时留意到,若后续出现显着刺激政策,可能引发挟淡仓(short squeeze),因此股价亦存在上行风险。对於风险承受能力更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质量更高的民营企业,如龙湖(00960.HK) +0.020 (+0.205%) 沽空 $5.33千万; 比率 19.639% 及新城发展。
相关内容《大行》摩通:若内房降成本措施落地仅提振短期成交量 首选华润置地(01109.HK)与华润万象生活(01209.HK)
万科於周三(26日)公布将就一笔20亿元境内债券人民币(2025年12月15日到期)寻求展期。该行认为,此前对万科的偿债能力过於乐观,原以为短期资金缺口很大程度上有深圳地铁的资金支持,但是次展期申请显示其显着的流动性短缺,且意外的资产变现问题。万科的情况应视为长期流动性压力下的个别事件,但无疑会进一步压制市场对民营房企的整体情绪。目前来看,万科的流动性风险对领先国企开发商股价的冲击,已明显低於2024年底时的水平,投资者已接受国企与民企在主体资质与产品结构上的显着分化。
与其他陷入困境的开发商不同,万科一直按时偿还境外美元债,下一次美元债到期日在2027年底。此前万科已多次私下达成债务展期,市场对公开债券展期可能已有一定接受度。短期内出现削减债务或债转股等更激进措施的可能性较低。该行认为,出现系统性尾部风险,特别是烂尾楼风险整体可控,主要由於「白名单」融资机制的大力支持。
该行认为以下四个关键因素将推动政策加快落地,包括万科事件重新点燃的信用风险;年底销售高基数压力;购房者观望情绪升温,期待更多补贴;政府有动力为「十五五」规划开好局,并为2026年春季旺季积蓄势能。(ha/j)(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11-27 16:25。)
相关内容《大行》瑞银对香港和内地地产股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表)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