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今天,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突然发文称,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上雪球。在此之前,他曾多次表达出对市场的看好,透露了自己抄底了腾讯(00700)等公司。不仅如此,近期大量资金借助ETF等方式涌入港股市场,多只ETF份额频创历史新高。多家机构表示,在近期调整后,港股的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就在段永平此番宣布“离开”前,段永平曾透露过自己对市场的观点及操作。港股市场中,他看比较好腾讯,4月8日,他表示自己通过期权卖出put,对腾讯表达了支持。今年以来,段永平多次在港股中出手,或通过直接买入股票,或通过卖出put期权进进行看多操作。
除了段永平外,南向资金也在持续流入港股。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此前已连续13个交易日维持净买入。4月9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超355亿港元,延续强劲流入态势。
而作为资金配置港股的重要工具,港股相关ETF备受资金青睐。
以港股科技ETF(513020)来看,该ETF主要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涵盖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等科技龙头,权重股包括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等互联网龙头。4月10日,资金也借道该ETF流入港股,港股科技ETF大涨超6.5%,盘中成交额持续放大。
此外恒生指数ETF(513600)也上涨3.95%,资金净流入额均位居同类第一。在资金持续涌入背景下,多只港股相关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其中,多只港股相关ETF持续放量,大资金扫货迹象明显。具体而言,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上午成交额为88.44亿元,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成交额也超过87亿元。
国金证券表示,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缘于两点,一则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则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资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本身,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从资金流向的结构上看,科技类资产受到了内外资的一致青睐,尤其前者流入幅度更显著。
中金公司表示,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可能来自个人与私募的活跃,以及公募与险资的持续配置。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内地可投港股ETF资金净流入快速抬升,这部分或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近期港股通部分中小市值标的异常波动,与A股一些中小盘的表现特征类似,表明不排除有游资与私募资金参与,包括此前投资美股的资金快速切换到港股;部分险资仍在持续配置港股高分红标的,也小幅增配科技板块;内地公募也明显增配港股科技股。
具体来看,公募加仓金额前20大个股中,港股通标的占据6席,合计加仓规模达522.11亿元。其中,腾讯控股是公募长期重仓的港股龙头,凸显互联网龙头在估值修复中的吸引力。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最新研报表示,在市场大幅调整之际,中国资产再次回到相对全球具备良好性价比的估值位置。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周期低点,继续看好后续港股回调后的中期投资机会。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