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AI在萬眾期待中發佈了GPT-5,吸引了市場對AI領域的大量關注。與此同時,國內也有AI公司正衝擊港股IPO。
格隆匯獲悉,近期,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清智元”)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民銀資本、浦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海清智元是一家多光譜AI技術企業,依託在多光譜感知與AI算法領域的自研技術,提供能夠探測人眼可見及不可見的物理信息的產品及服務,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消防安全、工業危害預防等複雜場景。
這家公司質地如何?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01
深圳寶安區AI公司衝擊IPO,估值超35億
海清智元成立於2013年,由周波(周先生)創立,之前叫“深圳市海清視訊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
2015年公司發佈AI視覺場景訓練技術;2018年推出專為邊緣AI計算設計的HtOS操作系統,並在2022年發佈多光譜AI感知計算整合技術。2024年,公司發佈多光譜AI異常火源檢測儀。
公司發展過程中曾先後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朗科投資、高新投、成都中小擔、小禾創投等。其中,在2025年7月的D輪融資時,公司交易後隱含估值為35.5億元。
股權結構方面,本次發行前,周波直接持有海清智元5.96%股份,並通過眾誠天盈、眾正天盈、眾知天盈合計控制48.87%的投票權,為控股股東。
周波今年50歲,1999年7月取得中國西安礦業學院(現稱西安科技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曾擔任成都科力電子研究所的視訊研發工程師,負責視訊技術的研發;還在深圳市圖敏智能視頻股份有限公司當過幾年產品經理,負責領導視訊產品的開發與管理;並當過深圳市黃河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成立海清智元后,周波一直擔任董事會主席及總經理,他在計算機視覺及熱成像行業擁有約26年經驗。
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苗瑞今年39歲,2010年7月取得西安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工學學士學位,苗瑞曾就職於深圳市黃河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擔任研發部軟件工程師,負責嵌入式軟件產品開發。後來在2013年加入海清智元,擔任研發總監,2022年成為副總經理。
02
過半收入來自多光譜AI模組業務,依賴五大供應商
海清智元的產品及服務包括多光譜AI模塊、多光譜AI感知終端、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
其中,多光譜AI模塊指專為採集多個光譜波段(包括紅外、紫外與可見光)的信息而設計的嵌入式AI視覺模塊,可實現同步多光譜數據的採集,突破了傳統可見光成像的感知侷限。廣泛用於需要精準識別材料成分、温度變化及隱藏缺陷等信息的精細化場景。
多光譜AI感知終端指一種融合光譜成像與AI算法的智能終端設備,能夠採集包括近紅外、短波紅外及可見光在內的多光譜波段數據,以增強對物體特性的感知與理解。
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融合多光譜數據與領域專用AI的模型服務,旨在支持模型訓練、壓縮及安全的端側部署。其構建於統一架構之上,可實現跨譜段成像與分析,並提供適配泛安全領域複雜需求的高效本地推理能力。
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海清智元多光譜AI模組業務的收入佔比從84.2%降至57.3%;多光譜AI感知終端的收入佔比相對較低;而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從2024年產生收入,到2025年一季度為公司貢獻了35.2%的收入。
多光譜AI的產業鏈上游為設備及平台軟件提供關鍵組件,包括精密機械部件、圖像傳感器、光學元件、成像模塊、計算單元及AI芯片;
中游由海清智元等多光譜AI技術企業構成,這些企業主要提供針對各類客户需求定製的技術服務,包括多光譜AI模塊、多光譜AI感知終端、多光譜AI算法及大模型服務;
下游應用場景涵蓋火災檢測、食品質量管理、皮膚診斷、具身智能等,服務對象為AI硬件設備製造商、行業解決方案集成商及企業客户等。
海清智元需要向做半導體元件、光學與傳感器、印刷電路板的供應商採購原材料。報告期內,公司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同期採購總額的36.1%、54.2%、66.4%及89.3%,公司的運營可能因集中於少數主要供應商而受影響。此外,一些關鍵元器件的價格波動及供應短缺也可能影響公司的業務。
目前,泛安全是多光譜AI的最大應用領域。公司的客户主要有AI硬件設備製造商、行業解決方案集成商、大型企業客户三類,報告期內,海清智元來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42.1%、38.3%、59%及64.8%。
公司通常給予主要客户信用期,在向客户收取貿易應收款項時面臨信貸風險。報告期內,海清智元的貿易應收款項賬面價值分別約2140萬元、1900萬元、1.45億元、1.33億元,整體呈增長趨勢,且貿易應收款項週轉天數分別為29天、68天、60天及159天。
03
2024年扭虧,毛利率波動較大
近幾年,海清智元的業績波動較大,2023年在宏觀經濟疲弱、部分產品需求減少影響下,公司的虧損淨額增加,2024年才實現扭虧。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3月(簡稱“報告期”),海清智元的收入分別約2.25億元、1.17億元、5.23億元及0.82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493萬元、-1841.3萬元、4041.2萬元及1414.4萬元。
其中,受宏觀經濟疲弱、產品需求下降、新訂單減少、低價產品的銷售比例上升等影響,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減少47.9%。
2024年公司收入有所上升,主要得益於市場對公司的安全相關應用產品需求相對強勁、獲取新客户貢獻了大量訂單,以及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實現商業化並首次錄得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2022年公司處於虧損之中,但仍派付了500萬元股息。
報告期內,海清智元的毛利率分別為22.6%、12.2%、18.8%、32.9%,淨利率分別為-2.2%、-15.7%、7.7%、17.2%,均存在較大波動。
近年來,多光譜AI行業市場持續增長,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135億元,在技術進步推動下,預計將由2025年的200億元飆升至2029年的58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31%。
其中,2024年多光譜AI模塊、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多光譜AI感知終端的市場規模分別為45億元、10億元、80億元,預計到2029年將分別增長至153億元、60億元、375億元。
按收入計算,2024年中國多光譜AI行業的前五名參與者合計市場份額約10.9%,其中,海清智元的市場份額約為3.5%,在中國多光譜AI行業中排名第一。同時,海清智元以6.6%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嵌入式多光譜AI模塊行業中排名第三,以11.8%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行業中排名第一。
但海清智元所處的多光譜AI技術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參與者包括豪威集團(韋爾股份)、商湯科技、海康威視、Teledyne、譜鉅科技等。競爭者可能通過加速技術迭代與產品創新,或降低產品或服務價格來吸引客户,從而刺激銷量增長,而這可能會衝擊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及定價策略。
多光譜AI技術領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技術創新不斷湧現,為了保持競爭力,公司需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
報告期內,海清智元的研發開支分別約1980萬元、1110萬元、2520萬元、470萬元,分別佔各期間總收入的8.8%、9.5%、4.8%及5.7%。但持續的研發投入可能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經營現金流量產生不利影響,且研發成果也存在不確定性。
整體而言,儘管海清智元已在我國多光譜AI行業佔據一定市場地位,但公司當前處於業務擴張階段,且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需要持續投入資金進行研發及市場開拓,短期內可能產生虧損,未來公司能否持續綁定大客户,並拓展新客户,來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