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內地電商平台的外賣大戰進一步削薄了門店利潤,訂單量激增更帶來人員與備貨的營運壓力。面對商家困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等多個協會紛紛發聲,呼籲平台規範低價補貼競爭,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保障商家合理的利潤空間。
伴隨外賣訂單激增,堂食訂單明顯下降,對小餐飲業主而言,關閉外賣平台意味着大量客群流失,江蘇一家位於商場負一樓美食街的小餐飲店主表示,外賣大戰後,店內堂食訂單的比例,已從去年的40%下降至10%,很多顧客就是到店了,也是點外賣或者通過外賣平台自取,公司交了房租,卻做成了外賣店。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籲「增持」中國市場 料MSCI中國指數潛在升14% 看好精選民企及人工智能等主題股份
餐寶典研究院院長汪洪棟表示,小餐飲業主在這場大戰中話語權薄弱,單靠自身難以有效應對,平台需要探索一個更加健康的補貼機制,一方面要避免造成食物浪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對實體商家造成過度衝擊。
面對餐飲商家的困境,越來越多的行業協會發聲,呼籲外賣平台停止「內捲式」補貼。近日中國烹飪協會發文稱,平台高額補貼導致外賣價格低於堂食,大量消費者轉向線上,擠壓了堂食空間,餐飲企業陷入「有訂單無利潤」的困境,經營壓力持續加大。該協會呼籲規範平台補貼行為,明確平台補貼行為的合法性邊界,優化平台與商戶合理共擔補貼成本機制,設定商戶補貼比例上限,避免商戶承擔過高的補貼分攤比例,切實減輕商戶經營負擔,保障其合理的利潤空間。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也發出《倡議書》,倡議規範即時零售市場秩序,倡議各平台企業停止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實施強制行為,嚴禁以「流量傾斜」、「搜索降權」等手段變相強制商家參與價格補貼活動。(wl/u)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京東(JD.US)外賣業務短期拖累盈利表現 目標價降至40美元
AASTOCKS新聞